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Published on 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https://www.hksh-hospital.com)

首页 > 脑动脉瘤是计时炸弹?

脑动脉瘤是计时炸弹?




Q1. 甚麽是脑动脉瘤?
很多人都会有些误会,脑动脉瘤其实并不是肿瘤、癌症。而是因血管壁有部分地方变得薄弱,在受血压衝击下,这些较薄的地方会慢慢胀起,形成一个泡泡,亦即我们说的动脉瘤。当这些泡泡变得越来越大,最弱的位置便可能爆破,造成脑出血情况,这就是脑动脉瘤。

Q2. 脑动脉瘤会有甚麽徵状和危险?
大部份脑动脉瘤在爆破前都没有明显徵状,但若果它压在神经线上,如第叁对脑神经线(控制眼球运动及眼睑开合),部份病人会因这些神经线受压而导致一边眼睑无法打开,但这属於少部分个案,大部分病人在脑动脉瘤爆破前都不会有任何病徵。当脑动脉瘤一旦爆破,病人会出现突如其来和严重头痛。往往被形容为一生人中最剧烈的头痛,部份病人的痛楚会延伸至颈後,甚或即时失去知觉。

Q3. 脑动脉瘤是怎样形成?哪些人容易有脑动脉瘤?
现时医学界相信脑动脉瘤的形成,是因先天性和後天性。两种因素互动引起,部分人血管壁天生比较薄弱,加上後天血压升高和血管老化,特别薄弱的血管壁会膨胀起来,形成血管瘤。所以常见的病人年龄层,大约是40至50岁的人士会较多,少部份年青病人会因先天因素致病。

Q4. 脑动脉瘤可怎样治疗?
治疗脑动脉瘤手术的目的是修补血管壁较薄的地方,使这些地方不会出现爆破,而引致脑出血。传统上我们会使用开刀的技术,或称作「开脑手术」,利用显微镜找出脑动脉瘤位置,再以微小的夹子将其夹紧,防止血液流经这些薄弱的地方。

近年大部分病人都可以接受微创导管手术以完成同样目的,微创导管手术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弹簧堵塞手术,方法是将微导管伸延至脑动脉瘤内,再释放白金线圈,将动脉瘤内腔填满,血液便不会从这薄弱的地方衝出,达至保护目的。但这方法亦有其限制,因为如果动脉瘤的入口较寛阔,填满用的弹簧便容易跌出,导致堵塞主动脉或正常血管。

现时我们会采用引流支架技术,方法是在长出血动脉瘤的位置,植入引流支架将入口堵塞,将血液导流到正常血管,减低血液流入动脉瘤的压力和速度,从而达至修补血管瘤的目的。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比弹簧堵塞手术较为安全,然而这种手术亦有其考虑点,因为病人需服食一段时间的薄血药或抗血小板的药物,所以未必适用於刚出现爆破的个案。

Q5. 是否所有动脉瘤都需要治疗?
如果脑动脉瘤爆破,当然需要尽快治理。从研究和经验上,我们知道当脑动脉瘤一旦爆破,

即使病人能够存活,脑动脉瘤再爆破的风险亦会非常高。第二次爆破的致命率会更高,所以如果脑动脉瘤曾经爆破,便应尽快治理,防止第二次爆破。但如果脑动脉瘤从未爆破,并非所有个案都需要即时治理。

病人可能会问究竟甚麽情况需要治理呢?基本上有以下几个考虑因素:脑动脉瘤的大小是主要因素,脑动脉瘤越大,爆破机会越高;就如汽球越大,爆破机会越高。一般脑动脉瘤直径达4毫米以上,医生会建议病人积极考虑治疗。因为在研究上,直径达5毫米以上的血管瘤的爆破机会会大幅提高。

第二个因素是脑动脉瘤的形态,如果脑动脉瘤外形如完美的球状,即血管壁的厚度比较平均。如果球状上某位置另有小球,如俗语「生多个仔」,即这个位置更薄弱,承受的压力更高。换句话说,这个位置就更容易爆破。若发现有这些情况,我们便应更积极安排治疗。
 
另一些因素包括病人年龄和病历,需要作整体考虑。例如病人因为心脏问题或曾经中风,需要服食薄血药或抗血小板药物,需要考虑的因素便会更多。有些病人有多过一个脑动脉瘤,而有一个动脉瘤曾经出血,其他动脉瘤的爆破机会亦会较高,这些情况下,病人亦应积极考虑治疗。

更多医疗信息影片,即上:养和医疗YouTube [1]
  • 首页
  • 关於养和
    • 院长的话
    • 100周年纪念
    • 关于养和医疗集团
    • 关于养和医院
    • 李树芬医学基金
    • 李树培医学基金
    • 李曹秀群博士慈善基金
    • 荣获奖项
  • 医疗服务
    • 24小时门诊服务
    • 专科治疗中心/专科服务
    • 养和医健
    • 养和东区医疗中心
    • 养和癌症中心
    • 乐活养和Health EX健康管理计划
    • 国际医疗服务
    • 视像会诊服务
    • 英国入境前肺结核检查服务
    • 本院设施(环境及设施)
    • 贴心照护
  • 本院医生
  • 病房简介
    • 套房
    • 私家房
    • 半私家单人房
    • 普通病室
    • 产科
    • 儿科病室
    • 日间护理病室
    • 深切治疗部
    • 辅助呼吸病室
    • 隔离病室
    • 辐射隔离病室
    • 观察病房
  • 病人须知
    • 求诊须知
    • 留院须知
    • 病人权益与责任
    • 个人资料(私隐)条例
    • 条款及细则和私隐政策
    • 抗疫措施
    • 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须知
    • 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 - 给予互通同意
  • 服务收费
    • 提高私家医院收费透明度的先导计划
    • 价目表
    • 套式服务收费
    • 一般护理程序
    • 手术室收费
    • 病房收费
    • 巡房费
    • 申请医疗报告/医疗记录副本/病人数据
  • 医疗资讯及活动
    • 养和话你知
    • 医者情 • 医者心
    • 养和医疗档案
    • 养和健康Notebook
    • 养和杏林手记
    • 养和抗病兵工厂
    • 养和快问快答
    • 养和健康丛书
    • 公众健康讲座
    • 明报健康网
  • 社会服务
  • 医学教育及研究
    • 养和创新及专业培训学院
    • 养和质子治疗培训
    • 美国心脏协会国际培训中心
    • 养和与香港大学之伙伴合作
    • 医学科研
    • 学术研讨会
    • 大学教授席
    • 推进医务发展计划
    • 临床试验中心
  • 护士学校
  • 联络我们
    • 部门指南
  • 应用程序
  • 微信预约
  • 预约要求
  • 网上预约
  • 职位空缺
  • 新闻坊
  • 出版刊物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和免责声明

Source URL: https://www.hksh-hospital.com/zh-cn/Ask%20Dr.HKSH/29

Links
[1]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CVnmGUmLAL37PB7S3Kk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