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搜尋表單
搜尋
聯絡我們
語言
繁體中文
English
简体中文
日語
Reduce
Normal
Increase
內聯網
醫生園地
山村園地
校友會
職位空缺
首頁
關於養和
院長的話
關於養和醫院
李樹芬醫學基金
李樹培醫學基金
李曹秀群博士慈善基金
榮獲獎項
關於養和醫療集團
醫療服務
24小時門診服務
專科治療中心/專科服務
本院設施(環境及設施)
貼心照護
養和醫健
養和東區醫療中心
國際醫療服務
視像會診服務
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測試
免費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
英國入境前肺結核檢查服務
本院醫生
病房簡介
套房
私家房
半私家單人房
普通病室
產科
兒科病室
日間護理病室
深切治療部
輔助呼吸病室
隔離病室
輻射隔離病室
觀察病房
病人須知
求診須知
留院須知
病人權益與責任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病人須知
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
抗疫措施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須知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給予互通同意
服務收費
收費調整
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的先導計劃
價目表
套式服務收費
一般護理程序
手術室收費
病房收費
巡房費
傷口護理服務
申請醫療報告/醫療記錄副本/病人資料
醫療資訊及活動
養和話你知
醫者情 • 醫者心
養和醫療檔案
養和健康 Notebook
養和杏林手記
養和抗病兵工廠
養和快問快答
養和健康叢書
公眾健康講座
明報健康網
社會服務
醫學教育及研究
美國心臟學會國際培訓中心
養和與香港大學之夥伴合作
醫學科研
學術研討會
大學教授席
推進醫務發展計劃
臨床試驗中心
護士學校
您在這裡
首頁
出版刊物
養和杏林手記
養和杏林手記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23
[2023-07-21] 推動醫學發展--李樹芬醫學基金會 - 李維達醫生
[2023-06-23] 探索腦神經醫學未知之境 - 李頌基醫生
[2023-05-26] 路邊的野蜂不要惹 - 梁杰仁醫生
[2023-04-28] 醫生,請你用最新藥物治療我﹗ - 梁惠棠醫生
[2023-03-31] 潛伏於醫院的頑強真菌--耳念珠菌的威脅 - 徐詩駿醫生
[2023-03-03] 凡藥皆毒? 從預防糖尿病看家庭醫生的角色 - 張宇醫生
[2023-02-03] 小兒外科助病童活出生命奇迹 - 譚廣亨醫生
[2023-01-06] 百年演進 醫學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 邁向個人化里程 - 羅吳美英醫生
2022
[2022-12-09] 百年樹人 初心不忘 推動優質醫療服務 - 周肇平醫生
[2022-11-11] 骨科之百年變遷 - 胡永祥醫生
[2022-10-14] 早孕期篩查 助掌握胎兒發育 減孕婦併發症風險 - 陳運鵬醫生
[2022-09-16] 情緒壓力大 腸胃健康響警號 - 徐成智醫生
[2022-08-19] 由前線至幕後 守護病人健康 - 文保蓮護理總監
[2022-07-27] 手術內外的杏林路 剖析神經外科 - 梁嘉銘醫生
[2022-06-24] 磁力共振導航技術引領 前列腺癌放射治療邁進新里程 - 潘明駿醫生
[2022-05-27] 時光倒流20年 回顧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發展 - 邵家樂醫生
[2022-04-29] 時隔百年 傳染病再展威力 - 徐詩駿醫生
[2022-04-01]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 新冠抗疫防衞重要戰線 - 袁兆文醫生
[2022-03-04] 狗狗的「心病」 - 黃曜東醫生
[2022-02-04] 術後或只可以維持一個姿勢? 淺談視網膜脫落的手術治療 - 王逸軒醫生
[2022-01-07] 就讓「蛇」一直冬眠吧 - 倪明醫生
2021
[2021-12-10] 識別小兒斜視和弱視 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 范舒屏醫生
[2021-11-12] 言語治療師 陪伴病人走過復康之路 - 潘肇鋒言語治療師
[2021-09-17] 義肢矯形師的新視界 - 梅沃義肢矯形師
[2021-08-20] 分層角膜移植 一塊角膜 多人受惠 - 鄭澤鈞醫生
[2021-07-23] 職業治療師 是否處理職業病?- 梁偉邦職業治療師
[2021-06-25] 醫療界的「多啦A夢」- 梁永健義肢矯形師
[2021-05-28] 「隱形殺手」─高血壓 - 張宇醫生
[2021-04-30] 前線醫生的防護 - 梁杰仁醫生
[2021-04-02]「我要做言語治療師!」- 徐敏儀高級言語治療師
[2021-03-05] 少男少女與青光眼 - 碧納菲醫生
[2021-01-07] 2020共同抗疫的點滴 - 王澤塘醫生
[2021-01-01] 守護生命最初1000天 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 高咏梅營養師
2020
[2020-12-04] 說說「肺」話 - 林冰醫生
[2020-11-06] 《檢測新冠病毒有感》 - 馬紹鈞醫生
[2020-10-09] 《足部「小問題」變「大災難」?》 - 鍾雪玲足病診療師
[2020-09-11] 《跨專科團隊 伴病人走過生命幽谷》 - 潘明駿醫生
[2020-08-07] 《我們應以什麼姿態等待你 淺析COVID-19疫苗》 - 倪明醫生
[2020-07-22] 營養師工作甘苦談 - 鄭智俐營養師
[2020-06-19] 進食一隻雞蛋的感動 - 莫穎姍營養師
[2020-05-22] 成功醫生須苦幹 - 唐琼雄醫生
[2020-04-01] 乳癌術前治療方程式 - 張天怡醫生
[2020-01-17] 微創手術 為心瓣問題病人燃希望 - 陳良貴醫生
2019
[2019-12-20] 小毛病大影響 反反覆覆鼻敏感 - 倪明醫生
[2019-11-22] 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 - 羅振基醫生
[2019-10-25] 基因檢測分析胚胎遺傳密碼 幫助迎接健康新生命 - 駱紅醫生
[2019-09-27] 年年驗身 點先可以真正放心? - 關俊文醫生
[2019-08-30] 角膜擦傷長期不癒 嚴重可致復發性角膜糜爛 - 陳頌恩醫生
[2019-08-02] 人工智能輔助篩查 及早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王逸軒醫生
[2019-07-05] 什麼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療模式 - 倪明醫生
[2019-05-31] 從聽覺檢查 看出人生百態 - 區建國博士
[2019-05-03] 兒童呼吸科 守護寶寶睡得安寧 - 吳國強醫生
[2019-03-29] 兒童呼吸科 為病童打氣 - 吳國強醫生
[2019-03-01] 心碎症的祝福 - 陳漢鏵醫生
[2019-02-01] 急症專才通才不鋒芒 - 游華漢醫生
[2019-01-04] 「年輕專科」急症科專科的演變 - 游華漢醫生
2018
[2018-12-07] 從「病歷百子櫃」到電子病歷 見證醫療紀錄演變 - 王澤塘醫生
[2018-11-09] 缺乏維生素B12和精神科有關係嗎? - 潘佩璆醫生
[2018-10-12] 左旋多巴 治療柏金遜症黃金標準 - 吳炳榮醫生
[2018-09-14] 我是驕陽──守護生命的天使 - 余秀玲副護士長
[2018-08-17] 不容忽視的致命急腹症:小腸扭轉 - 鄺國熙醫生
[2018-07-20] 過敏患者易受欺凌 需要大家攜手支持 - 陳偉明醫生
[2018-06-15] 帶埋醫生去旅行? - 梁玉鸞醫生
[2018-05-18] 醫者病人心:我的行醫與求醫之旅 - 曹吳美齡醫生
[2018-04-27] 比小兒科更小的小兒眼科 - 范舒屏醫生
[2018-03-23] 接受輔助生殖技術的心理準備 - 馮淑敏臨牀心理學家
[2018-02-23] 口腔頜面外科 牙科外科互相連繫 - 劉思樂醫生
[2018-02-09] 植齒手術 引入數碼三維新技術 - 周立強醫生
[2018-01-26] 胚胎學家──孕育生命的使命 -羅嘉倫胚胎學家
[2018-01-12] 靈魂之窗 揭示身體隱疾 - 鄭智安醫生
2017
[2017-12-29] 醫生,我個病有冇得醫?- 梁惠棠醫生
[2017-12-15] 視病猶親 醫院外的守護者 - 邱碧瑞姑娘
[2017-12-01] 生育 不再「跟閻羅王隔張紙」- 陳煥堂醫生
[2017-11-17] 穿水疑雲?- 卓筠嬈醫生
[2017-11-03] 曹星如22連勝的代價──眼睛運動創傷的啟示 - 許少萍醫生
[2017-10-20] 復康科福爾摩斯 助應付莫名痛楚 - 周志平醫生
[2017-10-06] 肝癌恨晚 - 陳詩正醫生
[2017-09-22} 醫學遺傳科究竟做什麼?- 林德深醫生
[2017-09-08] 全面老人評估 揪出病源 - 黎嘉慧醫生
[2017-08-25] 醫者情─醫病治心 - 張叔銘醫生
[2017-08-11] 一生的課程 - 許智群姑娘
[2017-07-28] 家有一老 - 梁萬福醫生
[2017-07-14]「卵」齡凍存 保存生殖能力 - 柴逸蘭醫生
[2017-06-30] 食物過敏 環境太乾淨未必好 - 陳勁芝營養師
[2017-06-09] 你需要接受基因檢測嗎? - 陳俊良分子遺傳學家
[2017-05-26] 無形的睡眠殺手 - 林頌眉醫生
[2017-05-12] 讀到老 學到老 - 邱振中醫生
[2017-04-28] 急性中風治療新法 減死亡風險 - 蔡德康醫生
[2017-04-14] 足病診療師──足部守護者 - 陳家倫足病診療師
[2017-03-31] 唔係小兒科! - 曹延洲醫生
[2017-03-17] 塵蟎過敏的脫敏治療 - 李德康
[2017-02-24] 醫患合作 共同迎抗紅斑狼瘡 - 陳嘉恩醫生
[2017-01-27] 隱形殺手──骨質疏鬆 - 麥勤興醫生
[2017-01-13] 病理學 為疾病平反 - 許嫣醫生
2016
[2016-12-30] 兒童睡眠窒息 及早處理免礙成長 - 何頌偉醫生
[2016-11-25] 現代開門七件事 智選常備食物 - 周明欣營養師
[2016-11-11] 微整形 自然變靚 - 關健雄醫生
[2016-10-28]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 3大方法防「爆煲」- 馮淑敏臨床心理學家
[2016-10-14] 病理學醫生 從幕後走到台前 - 馬紹鈞醫生
[2016-09-23] 淺談中風物理治療 - 鍾寶娟物理治師
[2016-09-02] 男士殺手前列腺癌 - 陳偉希醫生
[2016-08-19] 陪伴末期患者走完人生路 - 李永浩心理學家
[2016-07-22] 戰爭.傳染病.諾貝爾 - 鄧兆暉醫生
[2016-07-08] 消除標籤 關注腦神經病患 - 李頌基醫生
[2016-06-17] 微整形 風險不微 馬芳蔭醫生、關健雄醫生
[2016-05-20] 醫學物理師? - 余兆基博士
[2016-05-06] 感同身受 痛症復康物理治療 - 羅家儀物理治療師
[2016-04-08] 戒口 驗血糖 控制妊娠糖尿 - 柳慧欣營養師
[2016-03-25] 開拓培訓疆界 栽培新一代醫療領袖 - 李維達醫生
[2016-03-11] 為何讀醫 - 周肇平醫生
[2016-02-26] 病理學與我 - 侯勵存醫生
[2016-01-29] 自然懷孕要訣 - 何柏松醫生
[2016-01-15] 整形外科全方位解構 - 馬芳蔭醫生
2015
[2015-12-11] 飛蚊症、視網膜脫落與糖尿上眼 - 曾雁醫生
[2015-11-27] 白衣天使 有你終生美麗 - 遲瑞芬高級護理主任
[2015-11-13] 頭頸癌患者 嗜煙酗酒 - 韋霖醫生
[2015-10-30] 抵禦無形敵人-感染控制 - 翁維雄醫生
[2015-10-16] 病人自律 醫護監察 雙管齊下控制糖尿 - 盧國榮醫生
[2015-10-02] 淺談風濕病 - 李家榮醫生
[2015-09-18] 深切治療 不一樣的專科 - 李衛全醫生
[2015-09-04] 細說放療歷史 展望科技新突破 - 廖敬賢醫生
[2015-08-21] 長期腹瀉 慎防慢性腸炎 - 陳安安醫生
[2015-08-07] 肺癌攻略 篩查診斷篇 - 林冰醫生
[2015-07-24] 戰勝癌魔 - 梁憲孫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