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哪类人士较容易患上肠癌?
肠癌是香港常见的癌症,多年来高居最常见的癌症一、二位。
哪类人士较易患上肠癌呢?第一是年纪较大的人士,年龄本身已是一个风险,而50岁以上属高风险人士。第二是家庭成员有家族史,例如第一程度的家人(直系亲属)曾有肿瘤。另外就是吸烟丶长期饮酒丶肥胖人士,还有因疾病引致长期肠发炎的人士,都会有较高风险患上肠癌。
Q2. 肠癌一定会有血便吗?还有甚麽病徵?
肠癌并不一定会有血便,但当大便有血便要求医。然而即使大便没有血,一旦大便状况有变都应求医,例如肚泻次数较多、大便有黏液、结宫(便秘)越趋严重、肛门疼痛等情况。故此不应只着眼於血便,即使没有血,当大便状况有变,便应尽早求医。
Q3. 延误就医会有甚麽并发症?
延误就医可以令病情变得严重,当癌症越趋严重,会引致局部不适,如增加腹痛,同时或会引致肠塞。一旦肿瘤转移,更会影响其他身体部位:例如转移到肝会影响肝功能。
延误的最大问题,是可能将可以根治的病症变成不能根治。当知道或担心有肿瘤时,切记不要延误,尽快找医生诊治。
Q4. 切除部分肠道会有甚麽影响?
整体而言,因为大肠其实很长,切除部分大肠对病人的影响甚少。假若肿瘤越接近甚或在直肠位置,影响便有所增加,例如大便不如以往畅顺、术後大便次数或会增加。
综合而言,如果肿瘤仅在大肠位置,切除部分肠道对病人影响不大。
Q5. 若肠癌已到达晚期甚至已扩散,是否就没有希望了?
这是病人及家属最常担心的事,觉得肠癌转移就没有希望;其实现时有很多治疗方案,在已转移的肠癌上能带来不少希望。少部分已转移的肠癌,或已转移到少部分的肝或肺,只要我们能够将肝和肺的肿瘤切除,这些病人仍有机会得到根治。
那大部分的转移又怎麽办呢?其实现时有许多不同的药物,甚至是标靶药和放射治疗等,都适用於病人的不同情况。以现时整体情况而言,已转移肠癌的存活时间比从前已多出许多倍,所以应抱持希望、积极面对、家人的支持和接受治疗。最重要的是,让医疗团队和医生协助你在适当时候作出决定,为你安排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目前可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很多,所以这绝非一个绝望的情况。积极面对,心理上准备好与病症共存,期望癌症完全消失是不大可能的,而是当病症对身体影响较少的时候,在生活中与癌症共存、如何善用时间,与其他人和家人相处,有部分病人甚至会继续工作。所以即使肿瘤已转移,应该是计划如何控制病情,并同时重拾自己的生活。
Q6. 肠癌康复後有甚麽需要注意?
一方面是善用时间,另外就是如何减低日後复发的风险。
要减低将来复发风险,部分肠癌患者要接受化疗。那之後还要怎样做呢?我会建议适当饮食,包括不要吸烟和饮酒,以及尽量减少进食腌制肉类:猪、牛、羊均属红肉,平均每周食少於一磅。此外,要减低盐分摄取,经常做运动,以维持正常体重。这几点都有助减低复发风险。
当然病人亦要定期见医生和接受检查。部分病人仍需抽验癌指数和做扫描之馀,还要约见外科医生,适时做肠镜检查。以上几项配合,能有助减低复发风险,即使不幸复发,只要及早发现,治疗方案就有更多选择。
更多医疗信息影片,即上:养和医疗YouTub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