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为什么家人中风后,变得难以沟通?
平日我们与人沟通说话,都是靠大脑控制。根据研究资料,中风病人当中约有四成左右,会有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沟通障碍可以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失语症,即病人语言能力受损害,可能对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问题,他们未必完全明白家人的说话,或未必能够流畅地说话,可能会忘记某些语句和词语。另一类是运动性言语障碍,简单而言,病人的发音和咬字会不清楚,部分病人连发声都会受损。另一类病人则有认知沟通障碍问题,即他的认知能力受损,例如记性变差、专注力变差,甚至逻辑推理能力变差,这类病人说话可能比较流畅,但内容紊乱,甚至答非所问。
Q2. 沟通障碍只是影响病人的说话能力?
沟通障碍当然会影响病人与别人沟通及说话能力,但很多时候,当他的沟通能力受损,亦对很多范畴造成影响,首当其冲是情绪方面。不少病人因与人交流机会减少,未能说出心里想法,多少有点不开心,甚至严重的会有抑郁、焦虑等情况。很多人会出现自信低落,因为无法与人沟通,亦可能会觉得孤立无援,因为觉得别人无法理解他的情况。
此外,在社交及人际方面亦有影响。试想像当自己无法如常与人沟通,很多时与人交流的机会便会减少,所以在社交方面,或是家里的角色地位方面,都会出现差异。沟通亦会影响病人整体复康参与度,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到治疗师、医生和护士的指示时,参与复康训练会变得困难,影响他们的复康进度。部分病人本身需要工作,如果他们的沟通障碍比较严重,则未必可以回到原本的工作岗位。
Q3. 失语症只是「有口难言」?
失语症有许多不同征状,且因人而异。失语症可能影响病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甚至是阅读和书写能力。如果笼统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表达性和理解性的失语症。
表达性失语症,顾名思义,就是病人想说,但说不出来,他们想不起怎样说某些词语,可能是忘记,或混淆了其他词语,或是说错读音,甚至说出怪语,别人无法理解。部分病人难以组织句子再通顺地说出来,或是无法顺畅地读出一段长文字;部分病人在文字书写上受到影响,这些都是表达性失语症的征状。
理解性失语症则是病人无法完全理解别人的意思,听问题时会听漏、听错,或是无法跟从别人的指令。即使他们说话流畅,但亦会出现答非所问、理解错问题,所以聊天亦不会太顺畅。部分病人更会同时患有表达性和理解性失语症。
除了分类外,严重程度亦有大不同,较严重的病人可能对声音没反应,对别人的说话没太大反应,他们大部分时候都不会说话,较轻微的病人可以流畅说话,但间中会有想不起的个别词语。
Q4. 运动性言语障碍是什么?
日常说话如要咬字发音清晰,都是靠大脑控制神经,再控制负责说话的肌肉去发音咬字。当中风影响到这些神经和肌肉时,如口腔、舌头或咽喉的肌肉受到影响,它的动作或会减慢、乏力或协调性减低,病人的咬字发音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运动性言语障碍。
病人通常会有哪些征状呢?咬字发音不清晰。部分病人会有较重的鼻音,说话速度比较缓慢,不能流畅地说出完整句子。部分病人的声线会受到影响,如声音变得沙哑、绷紧等情况。部分病人的大脑负责控制发音的「程序」失调,令他们讲话时,例如想讲A时,会读成Ar、Er或Da等,声音变得难以控制,这些都归类为运动性言语障碍。即使他们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咬字不清楚时,都会影响别人理解他们的意思。
Q5. 言语治疗如何评估和改善病人状况?
一般而言,当我们收到医生转介后,就会与病人和其家人会面以进行临床评估。通常期间会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或进行一系列测试,以了解病人的语言和言语能力,观察病人与家人的对话,以了解他的对话表现,目标是想清晰地掌握病人目前的沟通能力,从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断症。我们会根据他的困难和需要,设计个人化的治疗目标和方案,训练内容包括有口肌、发音、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甚至是书写和阅读方面,都因应病人的断症、困难和需要设计。另外,我们亦会尝试了解病人的兴趣和日常沟通需要,尽量将治疗训练配合他们日常需要和沟通兴趣方面,让他们更容易地将治疗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上。
Q6. 家人如何配合疗程?
家人在治疗过程上担当着重要角色,如果家人能陪伴病人进行治疗,可以为病人提供情绪支持,在复康路上,他们的陪伴往住能令治疗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在治疗课中家人亦可以有很多学习,可以学到什么呢?学习理解病人的沟通需要,从而调节与病人说话的方法,以合适的方法与病人沟通,亦可以学习提示病人的方法,改善病人的沟通。另外亦可以学习回家后有什么家居训练可以与病人进行,当家里有更多练习机会时,病人的进展就会更好。
Q7. 如何与沟通障碍病人沟通?
首先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时间,例如是病人精神的时候、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不会有太多干扰;光线也要充足,让病人容易看到你,这样的环境就比较理想。有时病人可能是坐着或是躺在床上,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家人可以尝试找一个角度,能跟他面对面沟通,病人会更有被尊重的感觉,而且他能清楚看到你的脸和口型,亦有助他理解你的意思。
另外家人亦要留意,应多给一点时间让病人响应,因为他们理解速度可能会较慢,要多一点时间去思考,故不要太早打断他们的说话,减少了他们尝试说话和沟通的机会,应耐心等候。而自己讲说话时,可以慢慢地讲,让他们有较多时间去理解,将一些重要的字眼重复多几次。最后,如果你熟悉病人的困难,可以尝试给他一点提示,例如你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但他说不出来,你可以给他做出口型,给他一些选择题、是非题,或是提他一个字,让他说出来。
Q8. 言语治疗有黄金治疗期?如已错过治疗黄金期,还应该寻求治疗吗?
一般而言,所谓黄金期是指中风后三至六个月内,因为以往指在这段期间内病人的康复进展是最快的,但现时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中风后六个月,甚至一两年后,病人都会有所进步,只是进步速度不如首六个月快。除了要考虑中风后的时间长短外,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病人是否可以康复,例如他能否配合治疗、有否勤力练习、家人的支持、他的情绪和各方面能力等,都会有所影响。有些病人口语、说话能力有限,或已中风一段长时间,但接受言语治疗后都会有一定改善,也可以保持现有能力,不会有进一步退化。部分病人口语能力有限,我们都会设计辅助沟通工具,例如沟通簿,透过非语言或非口语的方法,利用这些图画和文字进行指示,让别人知道他心中所想,也可以协助他去表达。所以不论病人中风多久,如想改善都可以请言语治疗师评估和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