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注意





Q1. 为甚麽上了年纪较容易跌倒?
跌倒与年龄有直接关系。调查发现50岁以上人士的平衡力变差,所以年龄本来就是平衡力一项挑战。80岁以上人士的平衡能力相对减少,造成跌倒风险。此外,亦有不少原因会引致跌倒,例如下肢如膝头或臗关节有痛症,令走路姿势不正确引致跌倒;肌肉流失亦会引致跌倒,肌肉无力或在跨过物件时出现问题;视力都是影响因素之一,如果有白内障、青光眼等视力问题,或在晚间看不清楚时,都会令我们跌倒,所以不少跌倒都在晚间发生。除了以上因素,一些疾病如中风、柏金逊症、神经系统疾病,都令患者活动有困难,亦会较易跌倒。另外,一些药物亦会有所影响,血压药或其他药物会令血压降低,当我们站起时会出现头晕,因而跌倒。家居环境亦有潜在的危险性,如地面较滑、浴缸较高、地上有障碍物如小型地毯等,都是一些潜在的跌倒风险。整体而言,年纪越大跌倒风险越高。
 
跌倒有甚麽坏处?跌倒导致直接受伤或骨折,甚或撞伤头部,引致脑部出血,或会直接导致死亡,所以我们要多加注意。而跌倒亦会引致骨折,为甚麽老人家跌倒会骨折呢?很多人都试过跌倒,年青人跌倒骨折的情况不多,但年长人士却容易有骨折的风险。除来自跌倒时的力量,另一个原因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50岁以上更年期後的妇女较普遍,我们发现女性在更年期後的十年大都开始出现骨质疏松症状,这亦是一种无声无色的疾病,不能透过其他检查发现,病人亦不会觉得痛,所以女性在50岁後,就应接受骨质密度检查,以评估骨质密度。当出现骨质疏松,可以透过运动、食疗提升钙含量,或进行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不单会影响女性,原来男性70岁或以後,骨质疏松症状亦会逐渐浮现,所以男性70岁以後亦应接受骨质密度检查,以评估患上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Q2. 如何分辨「无记性」和患上认知障碍?
很多人担心长辈是否有认知障碍,觉得他们记忆力变差,不碓定要否做检查,而长者亦会担心自己有认知障碍,连昨天的事物亦记不清楚,觉得最近的记忆力变差。其实认知障碍和因年长引起的记忆力失调是有分别的,医学角度上,年纪越大记忆力会越差是必然的。40岁以後,我们的短期记忆会稍差,但记忆力何谓正常不正常呢?假设昨天你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告诉过你名字和住址,第二天你却忘了他的名字,这是很正常的。研究发现一些新近发生的事物「注册」的能力会减少,所以忘记是正常现象。
 
那何谓不正常呢?譬如你昨天跟女儿一起用膳,这是重要的,大家有谈过天,但今天却完全忘记,当这些重要的记忆都被忘记,就表示有不正常情况。认知障碍不单纯是短期记忆受影响,患者会有记忆力失调,主要影响近期或短期记忆。此外,患者会对时间及地点混乱,令自理能力受影响、判断力变差,这些都是认知障碍症常见问题。
 
至於何时应察觉或怀疑长者有认知障碍?当你发现他经常放错物件位置,例如锁匙没放在平日摆放的地方,反而放进了雪柜或其他柜中;你知道他喜欢买鱼,但发现他买过一条又一条,整个雪柜都是鱼,他仍然可以买餸煮饭,但忘记已经买过。有时老人家常说东西不见了,说是家佣偷钱,但其实是因为他忘了放在哪里,最後发现他是记忆力失调,这些都是认知障碍症常见的早期问题,这时家人便应带长者求医。为甚麽要去看医生呢?虽然认知障碍症大多是退化毛病,包括阿兹海默症或血管疾病,这些未必能完全治愈,这虽占病因90%,但仍有5%是可治愈的疾病,包括甲状腺分泌不足、维他命B12引起的问题、脑部有肿瘤或积水等。当诊断後发现这些疾病可以根治,便可有效控制病情。若不幸患上退化或血管疾病,医生会就日常照顾和药物作出建议,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帮助长者提升生活质素,减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更多医疗信息影片,即上:养和医疗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