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





Q1.癌症筛查是甚么?
癌症筛查是为未有癌症病征的病人进行检查,希望及早找出癌病,从而及早医治。癌症是本港的头号杀手,及早透过适当检查发现癌症,尽快介入治疗,有机会延长存活率,甚至有机会根治。要留意癌症筛查只适合无病征人士,如你怀疑自己有癌症病征,建议尽快求医,进行诊断性检查,找出病因。
 
Q2. 应如何选择癌症筛查?
如何选择合适的癌症筛查计划?并非所有癌症都有合适的筛查测试,而且筛查有局限性,每一项检查都会有假阳性及假阴性。如果检查结果是阳性,并不代表你有癌症,但你须要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认,而这些检查有机会有入侵性及风险,有机会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亦不能完全排除患上癌症的机会。所以进行筛查前,必须明白检查的性质和局限性。
 
建议大家在选择癌症筛查方法前,应先跟家庭医生商量,深入了解你的健康背景、身体状况以及癌症风险因素,以选择最适合你的癌症筛查。完成后医生会详细解释及跟进报告,如有发现异常,会转介至相关专科,作更详细的诊断和跟进。
 
Q3.癌症指数是甚么?
癌症指数Tumour Marker,又称肿瘤标记,例如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CA125等,是一些由癌细胞释放出来,或身体对癌症肿瘤产生反应而释放出来的物质。在某类癌症病人身上,这些指数会较常人为高,但指数高并不代表一定有癌症,因为其他因素,例如食烟、身体炎症等,都可以令指数上升,而指数正常亦不代表没有患癌,所以解读报告时,建议先咨询家庭医生的意见。
 
Q4. 哪些是常见的癌症筛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筛查的例子:
 
子宫颈癌筛查:九成以上的子宫颈癌个案均是因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致,通常这类病毒是由性接触传播,建议有性经验的妇女由25岁起定期接受HPV测试及子宫颈细胞检验(柏氏抹片)。
 
大肠癌筛查:大便隐血测试及大肠镜检查是常用的大肠癌筛查方法。一般50岁以上人士,可考虑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测试,又或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肠镜检查。但如你有高风险因素,例如有大肠癌家族病史、吸烟、经常进食加工肉类等不良生活习惯,建议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检查能让医生清楚观察大肠内情况,如发现有瘜肉,可直接在检查过程中切除或抽取活组织作病理化验。因为部分瘜肉属癌前病变,及早发现并切除,有助防止进一步恶化成肿瘤。
 
乳癌筛查:罹患乳癌的风险随年龄增加,一般建议妇女由44岁起,向家庭医生查询,考虑每两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筛查。有乳癌高风险因素的妇女,例如确认带有BRCA基因突变、有家族乳癌或卵巢癌病史等,就应尽早咨询医生意见,制定合适的乳癌筛查方案。
 
肺癌筛查:我们建议50至80岁的吸烟人士,又或戒烟不足15年人士,应每年接受肺癌筛查。透过低辐射量电脑扫描(LDCT)进行检查,扫描比X光扫描更能准确、精细地显示肺部结构,有助发现早期肺癌。
 
肝癌筛查:一般建议高风险人士,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人士,每半年定时接受肝脏超声波及抽血检验AFP(甲胎蛋白)以筛查肝癌。
 
Q5. 其他预防癌症的方法?
除了癌症筛查,建议大家从生活习惯著手预防癌症,包括戒烟和戒酒、保持健康饮食、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减少进食红肉和加工食物、定时及多做运动,以及接受HPV疫苗注射等,都有助预防癌症。

更多医疗信息影片,即上:养和医疗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