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手术的疑惑
Q1. 食物过敏在香港有多常见?
食物过敏在香港很常见,有百分之五婴幼儿患有食物过敏。香港儿童如患有食物过敏,一般会在两岁前出现病征,通常在他们尝试新食物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常见的致敏食物是牛奶丶鸡蛋丶花生,海鲜过敏亦为数不少,部分海鲜过敏会在年纪较大时发现,可能是十多岁的时候,患者才发现自己对海鲜有过敏。
我建议当小朋友出现急性过敏反应,例如出风癞丶脸肿丶口肿,或进食后立刻呕吐,应尽早求医。如果小朋友的湿疹反复发作,用药后亦未能使之受控,我亦建议带他们去见医生。如发现气管敏感有可能因饮食而起,有胃酸倒流或慢性肠胃不适等情况,亦可以找医生商量。
Q2. 哪种过敏测试最适合小朋友?
因应小朋友不同的症状,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测试,包括皮肤点刺测试或较全面的血液测试等。我们亦会将患者的血液样本交给实验室,以安排特别的结合测试,例如嗜硷性粒细胞活化测试等。有一些个别情况,医生可能会让患者直接试食致敏食物,接受食物挑战测试。
Q3. 食物过敏只是影响饮食选择?
最严重的食物过敏个案,可以对超过五种不同类别的食物有过敏反应,包括海鲜丶果仁以及鸡蛋过敏。当过敏涉及不同种类的食物,就不单是食物的选择而已,而是有可能对家庭造成极大困扰,因为这会影响着家庭每天的生活。照顾者通常会有许多忧虑和担心,如花生过敏,有家长认定是计时炸弹,随时都可以发作,使他们不论在旅行丶外出用餐等时候,都有许多忧虑。这些其实可以与医生商量,有关生活细节和安排,医生都可以帮忙。
Q4. 食物过敏有哪些新的治疗方法?
食物过敏现时有许多先进的治疗方法,可以协助或引导患者早日摆脱食物过敏的困扰。透过「食物阶梯」,医生与营养师一起协助病童尽早进食致敏食物。我们知道食物在不同温度,或采用不同烹调方法,都会有不同致敏强度和引发 过敏反应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为病童安排饮食计划,每三个月或六个月作一个转变,再配合不同的食物挑战测试来设计食物阶梯。以鸡蛋为例,简单由烤焗变成水煮,再变成生吃的形式,循序渐进让病童及早可以进食鸡蛋。
现时,花生丶鸡蛋丶牛奶等食物,都有可能达到脱敏效果,我们亦正在为鱼类过敏的病者,尝试实行「食物阶梯」,让患者能够逐步适应,酌量引进食物,再慢慢增加份量,达至一定程度后,患者就有机会可以脱离过敏。
采用口服免疫疗法的患者必须精准地配合整套治疗计划,因为他们有较高的发作风险。口服免疫疗法是一套正规的脱敏计划,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初期的六个月,医生会仔细地为患者量度可进食的份量和烹调方法等,透过密集持续的诊症,协助患者能够进食定量的高致敏原食物。
Q5. 我的孩子只有一岁,可以接受食物脱敏治疗吗?
食物脱敏过程是有一定的风险。现时的做法是,如果患者年纪较大,医生会处方奥马珠单抗,以预防相关的过敏或休克反应。近年这种针剂已获得批准,可处方予一岁的儿童。因此,在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加致敏食物,这亦是一种认可的脱敏治疗。
Q6. 我第一个孩子有食物过敏。我将迎来第二个孩子,如何为他预防食物过敏?
家长毋须过分忧虑,虽然孩子有较高机会患有食物过敏,但怀孕期间应放松心情丶养好胎儿。一般建议准妈妈毋须特别戒口,可以正常饮食。当小朋友出生后,就当尽早见医生,医生会因应家庭过敏情况,教家长预防的方法,例如及早介入丶观察饮食,以减低发生过敏的机会。现在有很多科学证据指出,如能及早进食半固体及固体食物,对有过敏病家族历史的儿童来说,可能带来预防作用。所以,可以在幼儿四个月大时引入固体食物,较一般建议到六个月大时才加固稍为提早。
针对本身有较严重过敏史的家族,我们可能会建议让幼儿提早进食高致敏的食物,这种做法跟以往有很大分别。以往普遍说要戒口丶延迟进食,现时则认为要趁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且有机会建立较好的耐受性时,及早进食高致敏食物,甚至连花生等高致敏食物都可以尝试。如果家长有这些疑惑,可以找医生商量,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方式去处理食物过敏问题。
Q7. 食物过敏会持续直至长大成人?
这视乎过敏食物的种类,例如花生丶鱼类丶海鲜过敏等情况,有可能会持续至长大成人。但有些牛奶丶鸡蛋甚至一部分花生过敏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过敏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现时,随着医疗研究的发展,无论是诊断或是治疗方法,都比许多年前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可以帮助到许多家庭,让病童可以进食更多食物,因此希望更多家长能够了解,让病童及早接受诊断和治疗,从而达到食物脱敏的效果。
更多医疗信息影片,即上:养和医疗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