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哺




Q1.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得足够?
很多妈妈,尤其全亲喂的妈妈,都担心宝宝是否吃得足够。这通常有几个指标,第一是喂哺次数是否足够,第二是留意换尿片的数量:初生宝宝第一天要有一条有大便和一条有小便的尿片、第二天则要有两条有大便和两条有小便的尿片,如此类推。直至妈妈「上奶」(即胀奶)或第五天后,则要有六至八条有小便的尿片和三至六条有大便的尿片。第三要留意宝宝的体重,初生宝宝通常有「收水」(生理性体重下降)时期,即宝宝会在10至14天内回复初生时的体重。第四是留意宝宝的黄疸指数,亚洲宝宝比较容易有黄疸,部分黄疸个案都与母乳量有关系。最后要观察宝宝吃奶后是否满足、表情是否放松,以上方法都有助妈妈知道宝宝是否吃得足够。

Q2. 应隔多久喂一次宝宝?
这是妈妈们经常问的问题,我会否喂得太多或太少?我们会建议全亲喂的妈妈On Demand Feeding即按宝宝本身需要喂哺,在一般On Demand Feeding情况下,宝宝每天最少要喂8至12次,即每次间隔最多3小时。全瓶喂妈妈则每天应泵奶6至8次,催乳素有助刺激母乳分泌,催乳素最旺盛的时间是在零晨12时至清早6时,所以妈妈别忘记在夜间亲喂或泵奶。每次亲喂都要两边交替喂哺,如果是从左边乳房开始,喂过左边,便应再喂右边,下一餐便应从右边乳房开始。

要知道宝宝,尤其是初生宝宝会有猛长期,大多在第2至3周、第4周及第6周发生,宝宝在这阶段为刺激母乳制造,以适应他们的需求,他们哺乳的次数会较为频繁。大部分母乳妈妈,不论是亲喂或是瓶喂妈妈,乳量和宝宝喂哺次数等等会在第六周后渐趋稳定。

Q3. 吃夜奶是必须的吗?要叫醒宝宝吃奶吗?
妈妈要记得初生宝宝的胃很小,而宝宝醒来是有许多原因。要知道催乳素会在半夜,即零晨12时至清晨6时最为旺盛,所以如果宝宝尚属初生阶段,妈妈每次喂哺不应相隔多于3小时。如果宝宝已回复出世时的体重,喂哺次数便应由宝宝主导。其实宝宝在半夜醒来的原因甚多,包括肚饿、绞肚、大小便、惊醒等,这都需要妈妈的安抚。母乳除为宝宝提供营养,亦有安抚作用,所以如果宝宝在半夜醒来,妈妈都可以亲喂宝宝以作安抚。

Q4. 妈妈生病时还应该喂母乳吗?
其实不论是宝宝或是妈妈生病,我们都建议继续喂哺母乳。尤其是全亲喂的妈妈,当宝宝生病时,他们或因身体不适,喂哺次数可能会增加。毋须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妈妈生病,我们建议去看医生按需要服药,妈妈或许会问,那服药后还应喂哺母乳吗?其实妈妈服用绝大部分的药物后都适合继续喂哺母乳,毋须过于担心。

唯一是当妈妈生病时,母乳量可能会暂时减少,那是由于妈妈身体不适,饮水次数和数量都因而减少,所以喂哺母乳的次数都可能会增加。不过这亦毋须担心,妈妈身体回复后,母乳量亦会上升。虽然妈妈生病时,母乳中会有抗体传递予宝宝,但建议妈妈保持个人卫生,例如接触宝宝前要先洗手。如果妈妈有严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便应考虑带上口罩,减低传染给宝宝的风险。

Q5. 母乳妈妈应如何准备重返职场?
很多全亲喂妈妈都有这个顾虑,我们建议4至6星期前要开始储奶。若要储奶,尤其是全亲喂妈妈,我会建议另加泵奶1至2次,通常会用双泵泵奶器,其次可以为宝宝转用瓶喂,和请照顾者或家人帮忙喂奶。另外亦要考虑办公室有否提供安全、舒适位置让妈妈泵奶,及是否有雪柜让妈妈储奶。有些妈妈的职场未必容许泵奶,但其实都有办法应对,可以约见母乳顾问作咨询。

更多医疗信息影片,即上:养和医疗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