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Published on 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https://www.hksh-hospital.com)

首頁 > 做運動應怎樣吃 ?

做運動應怎樣吃 ?





Q1. 健身蛋白粉有助操肌?如何判斷是否攝取過量?
眾所周知,想增加肌肉必須攝取足夠蛋白質,除平日可多進食雞胸肉和雞蛋外,市面上亦有很多健身奶粉選擇,但在飲用健身奶粉前,應先了解有關成分。當細看營養標籤時,會發現它的主要成分是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其實是由牛奶提煉而成,因此在天然食物中亦能找到。一份健身蛋白粉一般已含20至25克蛋白質,即約三至四隻雞蛋的份量,如在日常飲食中未能攝取足夠蛋白質,我們才需要額外透過「健身奶粉」去補充足夠蛋白質。不過進行負重運動或是有健身習慣的人士,他們比一般人需要攝取更多蛋白質。以一般正常成年人而言,就每公斤體重計算,每天攝取0.8克蛋白質就已足夠;但如果想要增加肌肉、或會做較多負重運動的人士,則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克蛋白質,就已經足夠。但要注意如果本身有腎病或腎臟功能已經受損的人士,就要留意攝取蛋白質的份量。
 
Q2. 運動補充品有助提升運動表現?
「運動補充品」涵蓋產品非常多,主要補充日常攝取不足的營養,剛才提及的乳清蛋白粉亦是其一。另外一種就是咖啡因,咖啡因有助我們提升運動表現,一般認為咖啡因多在咖啡中出現,但其實在茶葉、朱古力、部分種子以至咖啡豆,都可以找到咖啡因。至於咖啡因如何提升運動表現呢?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有助我們減輕疲勞感,也能在短時間內增加爆發力,以提升我們的運動表現。除咖啡因外,肌酸亦是健身人士常提及的補充品,它是存在於肌肉的天然化合物,對希望增加肌肉人士尤有幫助。我們日常可以從食物中攝取,例如三文魚、吞拿魚、牛肉、豬肉等,一般蛋白質類食物都能攝取到肌酸,從而增加身體磷酸肌酸合成,製成更多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即一種高能量化合物,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提供能量給身體使用,所以對一些需要肌肉爆發力及增強負重運動的表現都非常有效。
 
Q3. 經常運動就可以暴飲暴食?
其實是不可以的,因為大吃大喝會令身體攝取了額外的卡路里或蛋白質,攝取過多的卡路里會導致身體儲存更多脂肪,從而令體重增加。其次,當攝取過多蛋白質,會增加腎臟相當大的負荷,所以絕不建議放任飲食。但要留意日常應攝取足夠水分,因為運動時要有足夠水分,才能幫助身體降溫和提供水分給身體使用。
 
Q4. 素食運動員在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地方?
素食運動員首要留意自己有否攝取足夠蛋白質,這是素食運動員經常缺乏的營養。蛋白質如動物性蛋白質,我們一般可以從豬肉、牛肉、雞肉等攝取;而植物性蛋白質亦能補充足夠蛋白質,尤其適合素食運動員,例如豆腐、堅果等都含有豐富蛋白質。其次就是要攝取足夠鐵質和葉酸;鐵質方面,可從深綠色蔬菜中攝取,另外就要攝取充足的維他命C,因為維他命C有助身體吸收鐵質,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留意的營養素。最後亦是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因為它有助運動員補充足夠能量,所以日常應多進食複合碳水化合物,例如紅米、糙米,這些碳水化合物能為素食運動員,提供足夠能量,以應付運動所需。
 
Q5. 運動前後的飲食應如何選擇?
運動前先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方能應付運動需要,因此進食碳水化合類食物自然非常重要。例如,我們會建議在運動前進食一份三文治,有麵包作為碳水化合物,身體就會有足夠能量。運動後應攝取足夠蛋白質,因為進行過負重運動或是一般運動後,肌肉或會受損,足夠的蛋白質有助修補肌肉組織。有研究顯示,通常在運動後攝取25至30克蛋白質,就已足夠刺激肌肉蛋白質合成。

更多醫療資訊影片,即上:養和醫療YouTube [1]
  • 手機版
  • 網站地圖
  • 隱私政策和免責聲明
  • 首頁
  • 關於養和
    • 院長的話
    • 100周年紀念
    • 關於養和醫療集團
    • 關於養和醫院
    • 李樹芬醫學基金
    • 李樹培醫學基金
    • 李曹秀群博士慈善基金
    • 榮獲獎項
  • 醫療服務
    • 24小時門診服務
    • 專科治療中心/專科服務
    • 養和醫健
    • 養和東區醫療中心
    • 養和癌症中心
    • 樂活養和Health EX健康管理計劃
    • 國際醫療服務
    • 視像會診服務
    • 英國入境前肺結核檢查服務
    • 本院設施(環境及設施)
    • 貼心照護
  • 本院醫生
  • 病房簡介
    • 套房
    • 私家房
    • 半私家單人房
    • 普通病室
    • 產科
    • 兒科病室
    • 日間護理病室
    • 深切治療部
    • 輔助呼吸病室
    • 隔離病室
    • 輻射隔離病室
    • 觀察病房
  • 病人須知
    • 求診須知
    • 留院須知
    • 病人權益與責任
    •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條款及細則和私隱政策
    • 抗疫措施
    •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須知
    •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給予互通同意
  • 服務收費
    • 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的先導計劃
    • 價目表
    • 套式服務收費
    • 一般護理程序
    • 手術室收費
    • 病房收費
    • 巡房費
    • 申請醫療報告/醫療記錄副本/病人資料
  • 醫療資訊及活動
    • 養和話你知
    • 醫者情 • 醫者心
    • 養和醫療檔案
    • 養和健康Notebook
    • 養和杏林手記
    • 養和抗病兵工廠
    • 養和快問快答
    • 養和健康叢書
    • 公眾健康講座
    • 明報健康網
  • 社會服務
  • 醫學教育及研究
    • 養和創新及專業培訓學院
    • 養和質子治療培訓
    • 美國心臟協會國際培訓中心
    • 養和與香港大學之夥伴合作
    • 醫學科研
    • 學術研討會
    • 大學教授席
    • 推進醫務發展計劃
    • 臨床試驗中心
  • 護士學校
  • 聯絡我們
    • 部門指南
  • 應用程式
  • 微信預約
  • 預約要求
  • 網上預約
  • 職位空缺
  • 新聞坊
  • 出版刊物
 

Source URL: https://www.hksh-hospital.com/zh-hk/Ask%20Dr.HKSH/66

Links
[1]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CVnmGUmLAL37PB7S3Kk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