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Published on 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https://www.hksh-hospital.com)

首頁 > 食物階梯

食物階梯





Q1. 甚麼是「食物階梯」?
食物階梯是一個讓食物過敏人士安全地引進耐受食物的方法,「階梯」的意思是由於食物的烹調和處理方法會有不同的致敏度,就如階梯一樣,拾級而上,這個方法通常應用在牛奶過敏或雞蛋過敏的人士,讓他們慢慢引進過敏食物至日常生活中。它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如果在開始時進食致敏度較低的牛奶或雞蛋食品,例如烘焙食品、麵包、蛋糕、餅乾,有助加速他們自行痊癒,可以更快地進食其他類型的奶類或蛋類食物;第二是食物階梯有時會配合脫敏治療,作為脫敏治療的一部分。
 
Q2. 不同烹調方法會對食物的致敏性有影響嗎?
會的。雞蛋和牛奶是很特別的食物,當烹調溫度越高,例如烘焙、焗蛋糕時,溫度達到180度以上會令它們的致敏度出現變化。因為在烘焙過程中,或會將雞蛋和牛奶的蛋白質分解,而蛋糕、麵包中通常會有小麥,這些已分解的蛋白質的分子會跟小麥的蛋白質結合,科學上稱為「蛋小麥矩陣(Egg Wheat Matrix)」或「奶小麥矩陣(Milk Wheat Matrix)」。當它結合成「矩陣」後,身體就難以認出它是雞蛋或牛奶,便不會作出攻擊,就不會引致過敏反應。相反,如果我們簡單煮雞蛋和牛奶,它的致敏度會高於烘焙式食品。
 
而沒經過烹煮、或是輕微烹調過的雞蛋,例如溫泉蛋、太陽蛋等,它們的致敏度就會最高。至於牛奶方面,一般盒裝牛奶只經過巴斯德消毒,它的致敏度相對高於經烹調的牛奶或是烘焙過的牛奶麵包、牛奶蛋糕等。
 
Q3. 「食物階梯」如何幫助病童克服過敏?
很多時我們會聽到雞蛋、牛奶過敏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以為小朋友能自行痊癒。研究發現,大多對雞蛋或牛奶過敏的小朋友,其實都可以進食烘焙食品,即蛋糕、麵包、餅乾等。如果這些小朋友能夠一直進食,就能早日進食其他類型的奶類或蛋類食物。
 
例如,一位小朋友初做測試或臨床表現被診斷出對雞蛋過敏,不能進食水煮蛋、炒蛋等,醫生通常會為他安排食物激發測試(Oral Food Challenge)。測試中我們會給他一個含有雞蛋的蛋糕,發現原來他可以吃完一整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即使他要進食坊間其他烘焙食品,應該都沒有大礙。如果他能恆常地每天都進食一點烘焙食品,3至6個月後,我們會請他覆診以進行下一個測試,再視乎他的食物過敏反應有否好轉。我們或會安排全熟的雞蛋作測試,再過3至6個月後,當然期間他需要恆常地進食,然後再3至6個月後,我們會再安排另一個測試,可能是少量未熟的蛋,例如炒蛋,因為炒蛋三文治中那些略為生的蛋,其實是比較難耐受,所以這就是下一步。即是當他能進食全熟的蛋,下一步就可以吃半生熟的蛋,再下一步就是吃更多生、更少熟的蛋,例如溫泉蛋等,循序漸進地進行。
 
牛奶過敏亦是同樣的做法,都是由蛋糕開始,然後就是煮過的奶類製品,例如芝士、煮過的忌廉湯或煮過的牛奶,繼而是未煮過的奶製品,例如盒裝奶,經巴斯德消毒的奶類。
 
Q4. 如果小朋友不能完成整個挑戰,那又怎麼辦?
有時在食物激發測試中小朋友未必能夠吃完整個蛋糕,可能是小朋友覺得飽、不想吃,亦有情況是進食半個蛋糕後,就開始出現過敏反應,這時醫生會判斷小朋友在家中不能吃半個的份量,我們亦會商討一個特定的劑量,可能是四分一個蛋糕,並教導家長如何製作這蛋糕,讓他在家中吃這個較低的劑量一段時間。再次覆診時我們會提升劑量,直至他能吃完整個蛋糕後,我們才會改變烹調模式,例如是水煮蛋。當他進食水煮蛋時,只能吃四分一隻蛋,那就由四分一隻開始,慢慢逐步增加份量,直至他能完成進食整個劑量,我們才會更改烹調模式。
 
Q5. 若療程間出現過敏症狀,應如何處理?
當小朋友在食物激發測試中能進食烘焙食品,我們會要求他每天進食,但當每天在家裡進食而如在某天出現輕微過敏反應,就應根據與醫生的協議,醫生一般會在測試前提供出現過敏反應的相關行動指引,例如「過敏反應應對方案」,可以根據過敏反應的情況去處理,因此,療程並不是沒有風險,建議大家不要自製食物階梯測試自行持續進食相關食品。
 
雖說烘焙食品比較安全,但每種烘焙食品的烘焙溫度不一,我們要求的烘焙食品要用180度爐溫焗製,亦要焗上20分鐘。但坊間一些蛋糕,尤其是質感鬆軟,例如紙包蛋糕、雪芳蛋糕等,烘焙溫度或只有150至160度,或因而有不同的致敏度,所以營養師會與病人清楚溝通,外出時應進食哪類烘焙食品,如要吃某種蛋糕就得按照某個食譜。有研究指不同烘焙方式或是不同食譜的蛋糕都有不同的致敏度,因此我們都會與病人清楚溝通。
 
Q6. 「食物階梯」等於「口服脫敏治療」嗎?
其實兩者並不相同。食物階梯一般基於某種食物在處理或烹調後的致敏度差異,而口服脫敏治療通常由極低的劑量,一般是指致敏原的蛋白質劑量,由一毫克增加至五毫克,再逐步增加。因此在早期的口服脫敏治療,病人所服用的劑量肉眼幾乎看不到。
 
相反,以食物階梯而言,病人都可以看到進食的食物,但基於烹調方式不同,因而有不同致敏度。因此我們可以從烹調方式入手,慢慢提升病人對食物的耐受量,所以兩者有少許分別。
 
然而,由於有部分小朋友連口服脫敏治療的低劑量亦不能接受,便須以烹調方式將致敏度減低,我們亦會將食物階梯安排在口服脫敏治療前進行,作為口服脫敏治療的一部分。
 
Q7. 食物階梯只適用於蛋奶敏感?
的而且確,傳統食物階梯只應用於牛奶和雞蛋上。但近年亦有不少研究開始在其他食物上試行,例如魚類。香港亦有與魚類相關的研究,但這個食物階梯就與烹調不大相關,不著眼烹調時間或方式,而是針對不同的魚類有不同的致敏度,從低致敏度魚類進食至高致敏度魚類,低致敏度魚類如吞拿魚,然後是三文魚、鱈魚,然後是常見的鯇魚、石斑等。

更多醫療資訊影片,即上:養和醫療YouTube [1]
  • 手機版
  • 網站地圖
  • 隱私政策和免責聲明
  • 首頁
  • 關於養和
    • 院長的話
    • 100周年紀念
    • 關於養和醫療集團
    • 關於養和醫院
    • 李樹芬醫學基金
    • 李樹培醫學基金
    • 李曹秀群博士慈善基金
    • 榮獲獎項
  • 醫療服務
    • 24小時門診服務
    • 專科治療中心/專科服務
    • 養和醫健
    • 養和東區醫療中心
    • 養和癌症中心
    • 樂活養和Health EX健康管理計劃
    • 國際醫療服務
    • 視像會診服務
    • 英國入境前肺結核檢查服務
    • 本院設施(環境及設施)
    • 貼心照護
  • 本院醫生
  • 病房簡介
    • 套房
    • 私家房
    • 半私家單人房
    • 普通病室
    • 產科
    • 兒科病室
    • 日間護理病室
    • 深切治療部
    • 輔助呼吸病室
    • 隔離病室
    • 輻射隔離病室
    • 觀察病房
  • 病人須知
    • 求診須知
    • 留院須知
    • 病人權益與責任
    •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條款及細則和私隱政策
    • 抗疫措施
    •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須知
    •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給予互通同意
  • 服務收費
    • 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的先導計劃
    • 價目表
    • 套式服務收費
    • 一般護理程序
    • 手術室收費
    • 病房收費
    • 巡房費
    • 申請醫療報告/醫療記錄副本/病人資料
  • 醫療資訊及活動
    • 養和話你知
    • 醫者情 • 醫者心
    • 養和醫療檔案
    • 養和健康Notebook
    • 養和杏林手記
    • 養和抗病兵工廠
    • 養和快問快答
    • 養和健康叢書
    • 公眾健康講座
    • 明報健康網
  • 社會服務
  • 醫學教育及研究
    • 養和創新及專業培訓學院
    • 養和質子治療培訓
    • 美國心臟協會國際培訓中心
    • 養和與香港大學之夥伴合作
    • 醫學科研
    • 學術研討會
    • 大學教授席
    • 推進醫務發展計劃
    • 臨床試驗中心
  • 護士學校
  • 聯絡我們
    • 部門指南
  • 應用程式
  • 微信預約
  • 預約要求
  • 網上預約
  • 職位空缺
  • 新聞坊
  • 出版刊物
 

Source URL: https://www.hksh-hospital.com/zh-hk/Ask%20Dr.HKSH/97

Links
[1]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CVnmGUmLAL37PB7S3Kk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