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SH Health Series

《養和快問快答》淺談腦腫瘤


 

 

 


Q1. 腦腫瘤是甚麼?有哪些種類?
腦腫瘤泛指腦內細胞因不正常生長而形成的腫瘤,我們可以將腦腫瘤分成以下幾類:第一是良性或是惡性。良性腫瘤的生長速度一般較緩慢,惡性腫瘤則生長比較迅速。第二是良性腫瘤一般不會轉移至其他地方生長,惡性腫瘤則會經腦水遊走至腦部其他部分,甚至會擴散至相連的脊椎位置。

腦腫瘤亦可因應腫瘤細胞來源而分類成原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原發性腫瘤最常見的是神經膠質瘤(Glioma),膠質瘤可分成不太惡性和非常惡性,常見的非常惡性的腫瘤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oblastoma Multiforme)。其他腫瘤例如寡樹突膠質瘤(Oligodendroglioma)和星形膠質瘤(Astrocytoma)亦屬膠質瘤類別。

除膠質瘤外,其他原發性腫瘤包括腦膜腫瘤(Meningioma)或其他較良性的腫瘤,例如聽覺神經細胞腫瘤(Acoustic Neuroma)。除原發性腫瘤外,亦有一些次發性腫瘤或稱作轉移性腫瘤。這些腫瘤並非源自腦部,而是從一些腦部以外的器官,主要是惡性的腫瘤因病情演變,再經血液擴散至腦部。最常見的次發性腫瘤或稱轉移瘤,其源頭包括肺癌、乳癌等。

Q2. 腦腫瘤會有甚麼徵狀?
腦腫瘤的病徵主要受腫瘤的大小、位置及數量影響。腫瘤越大,顱內壓亦會變得越大,病情亦因而越差。若腫瘤生長在視覺中心附近位置會影響視力;若腫瘤生長在活動中心(Motor Area)或會令病人出現手腳無力等徵狀;如果腫瘤數量較多,可能會導致更多不同的病徵。

另外,腦腫瘤亦可能會引發腦水腫,腫瘤外圍可能會有發炎情況,形成水腫現象,增加病人的病徵。若腦腫瘤座落腦室(Ventricle)位置,可能會影響腦水的循環和排走,從而形成水腦。水腦或會令病人出現頭痛、癲癇或嘔吐徵狀。

Q3. 如何診斷腦腫瘤?
診斷腦腫瘤主要靠影像掃描,影像掃描包括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如懷疑腦腫瘤屬次發性,即源頭在腦部以外的器官,可以安排進行全身掃描去尋找腫瘤源頭位置,全身掃描通常包括正電子電腦掃描檢查。除影像掃描外,要確診腫瘤的病理結果則需要活檢或病理檢查,所以有時需要由腦外科醫生進行局部的腦組織活檢,以確認腫瘤的特性。

Q4. 腦腫瘤有甚麼治療方法?
腦腫瘤治療主要分成三類,分別是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選擇一種或混合幾種的治療方案,需視乎腫瘤的病理特性。傳統外科手術包括開顱手術,手術期間醫生會藉著不同方法,以提高切割手術的準確性,例如腦功能區定位(Brain Mapping)作功能分辨、手術期間藉著超聲波或掃描等。除開顱手術外,外科醫生可以通過微創治療一些細小的腫瘤,以減低手術的創傷性。

至於放射治療,主要包括光子治療和質子治療,視乎治療時間的長度,可分類成常規性的放射,以及高劑量、少次數的立體性放射。一般良性腫瘤沒太多浸潤的時間,可以用立體定向的放射治療,利用高精準技術,將高劑量分一次或數次,直接送到腫瘤位置。若是較惡性的腫瘤、或是範圍較大、不規則的腫瘤,則要安排較長時間的常規放射治療,療程可能長達5至6星期左右。

至於藥物方面,腦腫瘤可以使用的藥物並不多,常用的藥物通常是用於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oblastoma Multiforme)惡性膠質瘤上,通常會用口服的化療藥Temodal,而兒科腦腫瘤或會使用針劑化療,例如卡鉑(Carboplatin)等。

Q5. 這些治療方法會有甚麼副作用?
治療副作用則視乎治療的種類。手術方面,外科醫生會盡量以(對病人)不造成嚴重功能障礙作手術原則,以將腫瘤切除。外科醫生或未能完全切除高浸潤性腫瘤,他們會將腫瘤盡量切除,餘下的部份可靠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治理。

放射治療方面,一般維期5至6星期的療程的副作用相對較低,病人一般不會太辛苦,或會有疲倦、頭痛,甚或沒有胃口。如果治療期間腦部發炎或水腫情況有所增加,病人或會有嘔吐徵狀,醫生會視乎病情排除是否有其他可能性。若問題不太嚴重,醫生或會處方類固醇藥物,以減低腦水腫現象。

至於化療方面,它的副作用一般集中在骨髓的抑壓,所以完成化療後,病人的抵抗力或會較差。此外,亦可能導致脫髮、腸胃不適,如嘔吐等徵狀。

更多醫療資訊影片,即上:養和醫療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