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復康科
Q1. 那類病人需要看復康科?
「復康」的意思,是幫助病人在病後回復到病前的身體狀況。很多病人,例如中風病人或受傷骨折的病人,在傷後或病後身體功能出現缺失,復康科醫生可以幫助他們回復到受傷前或生病前的狀態。
很多有慢性痛症或有手腳麻痺的病人,看過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後都未能確定病因及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亦適宜向復康科求診。復康科醫生的專科訓練包括評估肌肉關節及神經系統的功能,醫生可以安排周全性的評估,以找出問題所在並作合適治理。因此復康科醫生,除可幫助病人「復康」,亦有助病人準確診斷病情。
Q2. 復康科就只是物理治療?
答案當然不是。復康科醫生的責任是觀察病人狀況、翻查相關病歷,為病人進行臨床檢查,以了解病人身體功能缺失狀況,再制定復康治療計劃,而物理治療只是復康計劃其中一個部分。
很多病人,例如中風病人,除物理治療外, 亦需接受職業治療、言語治療;一些經歷創傷的病人,如手腳神經曾受傷或是失去部分手腳,矯形及義肢師可評估病人情況,提供合適的肢具或義肢,所以「復康」不只是物理治療而已。
Q3. 復康科如何評估病人的情況?
一個全面的復康諮詢通常需要半小時至一小時。較複雜的個案,如中風病人,全面評估通常要先取得病歷,醫生翻查病人的診斷和檢查報告,例如磁力共振、電腦掃描等,再為病人進行臨床檢查,以判斷病人身體的各個系統在功能上有否出現缺失,再制定復康計劃。其中的復康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或轉介病人到義肢及矯形師以提供合適的治療。
Q4. 身體間中出現原因不明的疼痛,可否用鎮痛貼或止痛藥來緩解?
成功治療痛症最重要是找出準確病因,隨便使用非處方藥就能成功治理疼痛的機會實在不大。復康科醫生的訓練包括肌肉關節以及神經功能的評估。在結合兩科元素的臨床檢查後,再配合特定檢查,例如神經傳導檢查和肌電圖檢查,有助醫生準確地找出痛症根源,再處方合適的止痛藥。例如肌肉關節痛症適用的藥物跟神經痛的藥物完全不一樣,因此最重要是作出準確的診斷,再決定使用哪種藥物幫助病人。
Q5.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做手術嗎?
退化或突出的椎間盤在影像檢查時很常見。有一個系統性回顧顯示,在 3110 名沒有背部不適的群體中,有椎間盤退化的盛行率從 20 歲年齡層的的 37% 上升到 80 歲年齡層的 96%。有椎間盤膨出的盛行率從 20 歲年齡層的 30% 增加到 80 歲年齡層的 84%。椎間盤突出的盛行率從 20 歲年齡層的 29% 增加到 80 歲年齡層的 43%。所以影象檢查所見到的變異未必一定是背痛的根源。
只有當突出的椎間盤嚴重壓迫許多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被壓迫時,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椎間盤壓迫單一神經根,给予合適的神經止痛藥佩合物理治療通常對大多數患者有效。雖然椎間盤退化和突出很常見,但大多數病例都不需要動手術治療。復康科諮詢將能夠幫助您處理背痛的問題。
更多醫療資訊影片,即上:養和醫療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