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
Q1. 甚麼是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由肝細胞產生的癌症。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香港每年約有1700宗原發性肝癌新症。
香港的原發性肝癌數字較高是因為在香港以至南中國區,乙型肝炎帶菌者的數量約佔人口8%。乙型肝炎正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Q2. 哪些是原發性肝癌的成因?
原發性肝癌有幾個成因,當中最主要是肝炎,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我們身處的地區則多屬乙型肝炎。肝炎病毒能直接入侵肝細胞的細胞核,從而改變肝細胞的基因,導致肝癌。
另外亦有其他成因,例如飲酒,因為酒精本身會導致肝炎。另外就是脂肪肝和外來物體,
一些已發霉的乾果如花生,會產生黃麴毒素(Aflatoxin),有機會導致原發性肝癌。
Q3. 如何治理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以手術切除腫瘤。以初期或中期的原發性肝癌個案而言,(手術)切除後有80%病人能夠治癒。但手術並非人人適合,這須視乎病人本身的健康狀況,例如心肺功能和肝功能等,手術前必須檢查清楚。
此外亦要視乎肝癌的位置和分布,如是否肝兩邊都有腫瘤,或只有一邊。如右邊有腫瘤,切除右邊就能治好。如病人因腫瘤分布而不適合做手術,便要以其他方法處理。
Q4. 施行肝癌切除手術後有甚麼需要注意?
切除肝癌後的病人,宜首兩年內每隔三個月進行檢查,包括電腦掃描和超聲波,以監測是否出現新的原發腫瘤或復發情況。同時安排驗血,以檢測肝功能,以及腫瘤指標(Alpha-Fetoprotein, AFP),即甲胎蛋白。
一旦證實有早期的復發或原發(腫瘤),只要及早發現,便可以有更多合適方法治療癌症。
Q5. 較後期的原發性肝癌可如何治理?
如果原發性肝癌已屬後期,病人未必適合做手術,但亦不應放棄。其他治理方法包括介入治療,經肝動脈直接注射化療藥物到肝腫瘤,亦可考慮體內放射性治療,即Y90(釔-90微粒),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除了以上兩種方法,亦可配合其他方法,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去治理病情,此外可利用放射治療,包括質子治療,亦能有效治療腫瘤。
更多醫療資訊影片,即上:養和醫療YouTube